一部分原因已经写明了。 先看一下《我是余欢水》的差评率—— 百分之三十四。再看一下差评率里的热评。第一热评尤为突出:这部剧里所有女人的设定,都能让一个女人感受到深深的恶意。《我是余欢水》的确没有一个好女人。“他们”写的有没有道理?是有道理的。剧中总共有三位主要的女性角色:甘虹、栾冰然、梁安妮。第一位出场的是甘虹。她是没有礼貌的女人。作为老公,余欢水按照老婆的吩咐,去买牛奶给儿子喝,买完,想着让老婆也拿一个。甘虹直接甩脸子:“送儿子上学。”然后理都不理余欢水,就径直走开。
下雨了,余欢水用略带关心的语气,给甘虹打去电话。 结果甘虹不耐烦地说:“我知道。” 甘虹的这种不礼貌,是建立在嫌弃余欢水的基础上。要知道,她连逛个商场,都不愿带自己的老公。 甘虹爱钱,而且从来不掩饰。 第一集,甘虹的出场时间非常多,但只有买车的那一刻,是真心笑的。

后来的笑,也因为钱——甘虹知道余欢水得了一百万奖金,就没脸没皮地找他。问题是这个时候的甘虹,已经和余欢水离婚了,自己的“新欢”早已睡在她的床前。 前不久,甘虹可是求着余欢水离开;她不想再见余欢水;因为当时余欢水整个人泛着绿光,想拿刀子,会一会她的新欢。 当然,甘虹愿意笑着再见余欢水,显然是因为那一百万!
一开始甘虹愿意和余欢水结婚,也是因为钱。余欢水当时一个人住的房子,比甘虹一家四口住的都大。
甘虹是标准的、坏到骨子里的女人。脸面不要、道德不要、自私自利,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,灵魂彻底肮脏了。

第二位出场的梁安妮,靠出卖身体往上爬,更没有羞耻心。整个角色的感觉,就是一股子风尘气息。虽然穿着华丽,但怎么看都像是小姐。 第三位出场的栾冰然,观感还算好一些。但不得不说,这个角色,乏善可陈,更像是余欢水的附属品。 五个字可以概括她:清纯且复杂。

极端引发的极端。 简单看完三位女性角色,不难发现,《我是余欢水》对于人物的刻画,过于极端,缺少基本的人情味。 当然,不止三位女性角色了,里面全部的角色都是如此。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—— 一个极端产生另一个极端。
正因为女性角色皆下品,又加上结局的“女权调侃”,直接导致许多人的不满意和万分愤慨;自然就认为这部剧,也是恶意满满。 与之对比的是,余欢水最后豪车、美女相伴。 不管这一切是不是余欢水在做梦,都足够恶心;恶心的是那些觉得恶心的人;恶心就会想吐,吐不出来,只能刷低分来发泄情绪。 戏剧作家普劳图斯说: 对事物采取中庸之道是最好的,一切过头的事情都将带来麻烦。
《我是余欢水》的“低分狂潮”是注定的。 在这个快节奏、讲究个性的时代,没有多少人会用耐心和包容力去接受其他事物。自认为的就是对的,不乐意的就是错的。 其实这也很正常。
创作者有自己的创作思路,观众有观众的评价标准,谁也不是太阳,地球非得围着“你”转;你以为的永远只是你以为的。 不好意思,我也没看过只在抖音看了一点搞笑的片段,感觉可能现实意义不强吧,所以滑铁卢了